在线时间:8:00-16:00
迪恩网络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迪恩网络微信公众号
最近看了一篇关于go产品开发最佳实践的文章,go-in-procution。作者总结了他们在用go开发过程中的很多实际经验,我们很多其实也用到了,鉴于此,这里就简单的写写读后感,后续我也争取能将这篇文章翻译出来。后面我用soundcloud来指代原作者。 开发环境在soundcloud,每个人使用一个独立的GOPATH,并且在GOPATH直接按照go规定的代码路径方式clone代码。
对于go来说,通常的工程管理应该是如下的目录结构:
然后我们在GOPATH里面将proj的路径设置上去,这样就可以进行编译运行了。这本来没啥,但是如果我们要将其代码提交到github,并允许另外的开发者使用,我们就不能将整个proj的东西提交上面,如果提交了,就很蛋疼了。外面的开发者可能这么引用:
但是我们自己在代码里面就可以直接:
如果外面的开发者需要按照去掉src的引用方式,只能把GOPATH设置到proj目录,如果import的多了,会让人崩溃的。 我曾今也被这事情给折腾了好久,终于再看了vitess的代码之后,发现了上面这种方式,觉得非常不错。 工程目录结构如果一个项目中文件数量不是很多,直接放在main包里面就行了,不需要在拆分成多个包了,譬如:
如果真的有公共的类库,在拆分成单独的包处理。 有时候,一个工程可能会包括多个二进制应用。譬如,一个job可能需要一个server,一个worker或者一个janitor,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多个子目录作为不同的main包,分别放置不同的二进制应用。同时使用另外的子目录实现公共的函数。
这点我的做法稍微有一点不一样,主要是参考vitess,我喜欢建立一个总的cmd目录,然后再在里面设置不同的子目录,这样外面就不需要猜测这个目录是库还是应用。 代码风格代码风格这没啥好说的,直接使用gofmt解决,通常我们也约定gofmt的时候不带任何其他参数。 最好将你的编辑器配置成保存代码的时候自动进行gofmt处理。 Google最近发布了go的代码规范,soundcloud做了一些改进:
如果一个函数有多个参数,并且单行长度很长,需要拆分,最好不用java的方式:
而是使用:
类似的,当构造一个对象的时候,最好在初始化的时候就传入相关参数,而不是在后面设置:
如果一些变量是后续通过其他操作才能获取的,我觉得就可以在后续设置了。 配置soundcloud使用go的flag包来进行配置参数的传递,而不是通过配置文件或者环境变量。 flag的配置是在main函数里面定义的,而不是在全局范围内。
关于使用flag作为配置参数的传递,我持保留意见。如果一个应用需要特别多的配置参数,使用flag比较让人蛋疼了。这时候,使用配置文件反而比较好,我个人倾向于使用json作为配置,原因在这里。 日志soundcloud使用的是go的log日志,他们也说明了他们的log并不需要太多的其他功能,譬如log分级等。对于log,我参考python的log写了一个,在这里。该log支持log级别,支持自定义loghandler。 soundcloud还提到了一个telemetry的概念,我真没好的办法进行翻译,据我的了解可能就是程序的信息收集,包括响应时间,QPS,内存运行错误等。 通常telemetry有两种方式,推和拉。 推模式就是主动的将信息发送给特定的外部系统,而拉模式则是将其写入到某一个地方,允许外部系统来获取该数据。 这两种方式都有不同的定位,如果需要及时,直观的看到数据,推模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该模式可能会占用过多的资源,尤其是在数据量大的情况下面,会很消耗CPU和带宽。 soundcloud貌似采用的是拉模型。 关于这点我是深表赞同,我们有一个服务,需要将其信息发送到一个统计平台共后续的信息,开始的时候,我们使用推模式,每产生一条记录,我们直接通过http推给后面的统计平台,终于,随着压力的增大,整个统计平台被我们发挂了,拒绝服务。最终,我们采用了将数据写到本地,然后通过另一个程序拉取再发送的方式解决。 测试soundcloud使用go的testing包进行测试,然后也使用flag的方式来进行集成测试,如下:
因为go test也支持类似go build那种flag传递,它会默认合成一个main package,然后在里面进行flag parse处理。 这种方式我现在没有采用,我都是在测试用例里面直接写死了一个全局的配置,主要是为了方便的在根目录进行 go test ./...处理。不过使用flag的方式我觉得灵活性很大,后面如果有可能会考虑。 go的testing包提供的功能并不强,譬如没有提供assert_equal这类东西,但是我们可以通过reflect.DeepEqual来解决。 依赖管理这块其实也是我非常想解决的。现在我们的代码就是很暴力的用go get来解决依赖问题,这个其实很有风险的,如果某一个依赖包更改了接口,那么我们go get的时候可能会出问题了。 soundcloud使用了一种vendor的方式进行依赖管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依赖的东西全部拷贝到自己的工程下面,当做自己的代码来使用。不过这个就需要定期的维护依赖包的更新了。 如果引入的是一个可执行包,在自己的工程目录下面建立一个_vendor文件夹(这样go的相关tool例如go test就会忽略该文件夹的东西)。把_vendor作为单独的GOPATH,例如,拷贝github.com/user/dep到_vendor/src/github.com/user/dep下面。然后将_vendor加入自己的GOPATH中,如下:
如果引入的是一个库,那么将其放入vendor目录中,将vendor作为package的前缀,例如拷贝github.com/user/dep到vendor/user/dep,并更改所有的相关import语句。 因为我们并不需要频繁的对这些引入的工程进行go get更新处理,所以大多数时候这样做都很值。 我开始的时候也采用的是类似的做法,只不过我不叫vendor,而叫做3rd,后来为了方便还是决定改成直接go get,虽然知道这样风险比较大。没准后续使用godep可能是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构建和部署soundcloud在开发过程中直接使用go build来构建系统,然后使用一个Makefile来处理正式的构建。 因为soundcloud主要部署很多无状态的服务,类似Heroku提供了很简单的一种方式:
这方面,我们直接使用一个简单的Makefile来构建系统,如下:
应用程序的发布采用最原始的scp到目标机器在重启的方式,不过现在正在测试使用salt来发布应用。而对于应用程序的启动,停止这些,我们则使用supervisor来进行管理。 总结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很详细的讲解了用go进行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很多经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