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公众号

基于Vue.js之iViewUI框架非工程化实践记要使用Newtonsoft.Json操作JSON字符串基于.net ...

原作者: [db:作者] 来自: [db:来源] 收藏 邀请
 

像我们平日里做惯了 Java 或者 .NET 这种后端程序员,对于前端的认识还常常停留在 jQuery 时代,包括其插件在需要时就引用一下,不需要就删除。故观念使然,尽管 Nuget 和 Maven 用得顺溜,但对 NPM 仍不带感,兴许是周边无人带动的稀薄气氛,也或者是没参加过类似的大型活动,于是在自发性上差了许多。再者,我不用 MVVM 模式,领导也不会扣绩效。

为了快速体验 MVVM 模式,我选择了非工程化方式来起步,并选择使用 Vue.js,以及基于它构建的 iView UI 框架。

Vue.js 是美籍华人尤雨溪创作的,那会儿他还在 Google 工作,他自感 Angular.js 繁杂,进而自创了更为简洁易用的 Vue.js。

iView UI 是由 90 后梁灏[hào]创作,网名 Aresn,在大数据公司 TalkingData 负责可视化基础架构,更了不起的是他还出了《Vue.js实战》一书,我是在“双十一”的前一天买的,行文措词简洁,表意直达困惑,入门很迅速,是我喜欢的风格。花了一周时间扫完了前十二章内容,用 WebStorm 练习了大部分实例,尽管书中用一整章内容介绍了 webpack 工程化构建方案,但由于我惯性使然,还是选择对其跳过而使用了非工程化方式来体验 Vue.js,其实多少有失暴殄。无奈,毕竟才学了一周,后期时间充裕了再接着分享工程化构建的学习心得吧。

一、 MVVM 模式

Vue.js 比较显著的特征是解耦了视图和数据,也就是说视图的变化不再需要命令式编程去显式改变,只要修改完数据就能立即自动同步,这是比较大的一个思维模式的转变,另一个就是组件化思维俯首皆是,这样开发一个应用就相当是在搭积木。

其实以上对 Vue.js 所阐述的优点也正是 MVVM 模式的写照,它原是由 MVC 所衍生,即当视图层发生变化时,会自动更新到视图模型上,反之亦然,这就是常说的双向绑定,上一张图吧:

甭管这图是否好理解,通俗地来讲,MVVM 这种模式拆分了视图和数据,这样我们在开发时只要关心数据本身即可,然后视图 DOM 这方面会由 Vue.js 自动解决。

二、非工程化起步

为了能支撑起一个最基本的应用,需要引入以下几个必要文件:

  1. vue.min.2.5.3.js,vue.js 库
  2. iview.2.7.0.css,iView 样式文件
  3. iview.min.2.7.0.js,iView 库
  4. iview /locale/zh-CN.js 语言包
  5. iview /font 字体包

下载 Vue.js

来到 Github 上的 Vue 项目,直接下载 Zip 源码:

在 dist 目录中就可以找到 vue.js 文件:

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一个版本即可,至此第 1 步就搞定了。

下载 iView 系列文件

在 iView 官网的“组件” / “安装” 页面的开头处发现了这个链接:https://unpkg.com/iview/ ,通过它可以查看到 dist 目录:

必要文件都在这里,这些文件无法打包下载,我采取的笨办法是逐个点开,然后复制其中的内容。

在获取 iView 相关的 js 和 css 方面还有一个办法,仔细观察官网给出的 CDN 地址分别为:

我尝试将它们放在浏览器里进行访问:

发现地址有变更,不过这并无大碍。

至此,将各个文件放在期望的位置即可:

该图中各文件的摆放并不是很严谨,大家按自己习惯来即可。

三、实例演练

完成以上的准备工作后,就可以结合 iView UI 来正式开发了,接下来基于 table 表格组件演示一下购物车的基本操作。

引入资源

经过起步工作的筹备,可以在新建页面中逐个地引入这些资源。

HTML head 部分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购物车实例</title>

    <link rel="stylesheet" href="iViewContent/iview.2.7.0.css">

    <script src="utility_js/vue.min.2.5.3.js"></script>
    <script src="utility_js/iview.min.2.7.0.js"></script>
    <script src="iViewContent/locale/zh-CN.js"></script>
    <script>
        iview.lang('zh-CN');
    </script>
</head>

按一贯的方式引用,样式居前,随后紧跟着 vue.js 和 iView.js,以及 iView 中文语言包 zh-CN.js,然后立即调用 lang 方法使其生效。

绑定数据

首先把数据绑定起来,从而看一看整体效果,至于其他的行为操作先不管:

HTML body 部分
<body>
    <div id="app">
        <i-table id="datatable1"
                 size="small"
                 :columns="columns"
                 :data="cartList"
                 stripe
                 highlight-row>
        </i-table>
    </div>
 
    <script src="iViewUI_cart.js"></script>
</body>

组件 i-table 最核心的两个属性分别是 columns 和 data,columns 是列定义,data 则为数据。

这两个属性都添加了冒号(:)语法糖,它指代的是 v-bind 指令,表示这个属性的值是动态绑定的,这样在运行过程中发现数据有变更时,表格视图也会迅速的变更。

iViewUI_cart.js 脚本部分
var cart = new Vue({
    el: '#app',
    data: function () {
        return {
            cartList: [
                {id: 1, name: 'iPhone X', price: 8300.05, count: 1},
                {id: 2, name: 'MacBook Pro', price: 18800.75, count: 3},
                {id: 3, name: 'Mate 10 Porsche', price: 16600.00, count: 8}
            ],
            columns: [
                {
                    title: '名称',
                    key: 'name'
                },
                {
                    title: '单价',
                    key: 'price'
                },
                {
                    title: '数量',
                    key: 'count'
                }
            ]
        }
    },
    methods: {}
});

该文件是与页面对应的业务脚本,整个文件就负责 new 一个 Vue 实例,并将其赋值给了变量 cart,可以看到的 data 包含了两个属性,即表示数据源的 cartList 和 列定义的 columns,二者正好与上述 i-table 的核心属性相映射。

再次值得注意的是 data,它的值需要以匿名函数的形式进行书写,即:

function () {
    return {}
}

如此,在其 columns 中出现的 Render 函数体内才能正常通过 this 访问到 methods 中定义的方法。当然本次演示是通过 cart 对象来访问,故不受此影响。

运行页面后,数据即可绑定成功。

添加操作所需按钮

数据呈现出来后,就可以补充必要的按钮了:

这一步简单,只需要修改一下 columns 属性,追加一项“操作”列,添加三个按钮:

{
    title: '数量',
    key: 'count'
},
{
    title: '操作',
    render: (h, params) => {
        return h('div', [
            h('Button', {
                props: {
                    type: 'primary',
                    size: 'small'
                },
                style: {
                    marginRight: '5px'
                },
                on: {
                    click: () => {
                        console.info('减少数量');
                        cart.reduceQuantity(params.row.id);
                    }
                }
            }, '-'),
            h('Button', {
                props: {
                    type: 'primary',
                    size: 'small'
                },
                style: {
                    marginRight: '5px'
                },
                on: {
                    click: () => {
                        console.info('增加数量');
                        cart.increaseQuantity(params.row.id);
                    }
                }
            }, '+'),
            h('Button', {
                props: {
                    type: 'error',
                    size: 'small'
                },
                style: {
                    marginRight: '5px'
                },
                on: {
                    click: () => {
                        console.info('删除当前项');
                        cart.deleteItem(params.row.id);
                    }
                }
            }, '删除')
        ]);
    }
}

在这里使用到了 Render 函数,该函数的内部机制略显复杂,作为初步演示只需依样画葫芦即可。

说到 Render 函数,还需要再强调一下在其内部对 methods 中所定义方法的调用,如果试图通过 this 来调用方法(比如 reduceQuantity),那么 Vue 实例中 data 的值需要使用匿名函数的方式来表达;反之,若是通过 Vue 实例 cart 来调用,则无此顾虑,即 data 的值使用一贯的对象大括号({})来表达即可。

添加操作所需方法

操作按钮已经添加成功了,那就需要有对应的方法去执行,在 Vue.js 中,方法都定义在 methods 属性中。

减去数量

首先关注一下“减去数量”的定义:

methods: {
    reduceQuantity: function (id) {
        for (let i = 0; i < this.cartList.length; i++) {
            if (this.cartList[i].id === id) {
                this.cartList[i].count--;
                break;
            }
        }
    }
}

通过遍历找到目标记录,并将其 count 属性减一,如同 MVVM 的定义,当数据变更的时候,视图也跟随着变化。

但凡是存在于购物车内的商品,其数量至少应该为 1,为防止减到 0,不妨再加一个判断使其逻辑更为完美:

methods: {
    reduceQuantity: function (id) {
        for (let i = 0; i < this.cartList.length; i++) {
            if (this.cartList[i].id === id) {
                if (this.cartList[i].count > 1) {
                    this.cartList[i].count--;
                }
                break;
            }
        }
    }
},
增加数量
methods: {
    increaseQuantity: function (id) {
        for (let i = 0; i < this.cartList.length; i++) {
            if (this.cartList[i].id === id) {
                this.cartList[i].count++;
                break;
            }
        }
    }
}

只需要针对 count 属性做 +1 操作即可。

删除
deleteItem: function (id) {
    for (let i = 0; i < this.cartList.length; i++) {
        if (this.cartList[i].id === id) {
            // 询问是否删除
            this.$Modal.confirm({
                title: '提示',
                content: '确定要删除吗?',
                onOk: () => {
                    this.cartList.splice(i, 1);
                },
                onCancel: () => {
                    // 什么也不做
                }
            });
        }
    }
}

在删除逻辑中,当遍历到目标记录时,会询问用户是否真的要删除当前记录,这里用到了 $Modal 对话框,如果用户点击确定,那么就执行真正的删除,看一看效果:

非常漂亮考究的 iView Modal 对话框,令人赏心悦目,一见倾心。

至此,针对 Vue.js 和 iView 框架的体验就告一段落,后面抽时间再学习一下组件和 Render 函数,提升一下内功修养。

 

 

 

对 Newtonsoft.Json 的应用可以说司空见惯,在 JSON 格式层级不深的情况下使用很方便,但有时遇到的 JSON 字符串层级非常多,且真正需要的数据往往都“埋”得很深,这时如果去定义一个与之对应的多层嵌套实体类就显得不划算,下面通过实例来演示如何一步到位抓取到期望的数据(集)。

一、把实体类转化为 JSON 字符串

1. 为实体类赋值

SenderFromMQSearch senderFromMQSearch = new SenderFromMQSearch();
senderFromMQSearch.StartTime = new DateTime(2017, 9, 10);
senderFromMQSearch.EndTime = new DateTime(2017, 9, 10);
senderFromMQSearch.FlowType = "DataSender";

2. 序列化

通过简单的序列化后,可以将 C# 实体类转换为 JSON 格式的字符串

string paramsText = JsonConvert.SerializeObject(senderFromMQSearch);

转换后其格式类似如下:

{\"StartTime\":\"2017-09-10\", \"EndTime\":\"2017-09-10\", \"FlowType\":\"DataSender\", \"SiteNo\":\"\"}

二、提取 JSON 字符串中部分属性的值

JSON 属性的值有多种类型,比如 String、Array 等,通过属性提取到对应的值时需要特别留意这些类型,从而做出正确地转化。

比如现借助上面的查询实体类,以及前文介绍的 Chloe.ORM 查询到一段结果集,其形式如同这样一段 JSON 字符串:

{
  "Status": true, 
  "Msg": "成功", 
  "Data": {
    "SiteData": [
      {
        "SiteNo": "200012", 
        "SiteName": "上海公司", 
        "Total": 100
      }, 
      {
        "SiteNo": "214001", 
        "SiteName": "无锡分销部", 
        "Total": 200
      }
    ]
  }
}

并将该字符串存储在变量 resultText 中。

1. JObject

将其转化为 JSON 对象,即 JObject:

JObject jObj = JObject.Parse(resultText);

接着可以尝试获取"Data"属性的值:

jObj["Data"].ToString();

其值的形式为:

{
  "SiteData": [
    {
      "SiteNo": "200012", 
      "SiteName": "上海公司", 
      "Total": 100
    }, 
    {
      "SiteNo": "214001", 
      "SiteName": "无锡分销部", 
      "Total": 200
    }
  ]
}

2. JArray

这时发现,真正期望的值其实还在属性“SiteData”里面,那不如索性一步到位:

jObj["Data"]["SiteData"].ToString();

此时,其值的形式为:

[
  {
    "SiteNo": "200012", 
    "SiteName": "上海公司", 
    "Total": 100
  }, 
  {
    "SiteNo": "214001", 
    "SiteName": "无锡分销部", 
    "Total": 200
  }
]

可见这是一个数组格式的字符串,可以尝试将其转化为数组对象,即 JArray:

JArray siteDataArray = JArray.Parse(jObj["Data"]["SiteData"].ToString());

3. JArray 转换为 List

对于该数组中的每一个对象,都存在三个属性:SiteNo、SiteName,以及 Total,为了更方便地操作这些数据,可以考虑泛型集合。

首先来定义实体类:

public class SiteInfo
{
    public string SiteNo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SiteName { get; set; 
    public int Total { get; set; }
}

可以看出,实体类的属性实际上与数组中每一个对象的属性相对应。

接着来遍历一下这个数组,对于数组中的每一个对象都会有一个实体对象(siteInfo)与之对应,然后将该实体对象(siteInfo)逐个地添加至泛型集合(siteInfoList)即可。

List<SiteInfo> siteInfoList = new List<SiteInfo>();
foreach (var item in siteDataArray)
{
    SiteInfo siteInfo = new SiteInfo();
    siteInfo.SiteNo = item["SiteNo"].ToString();
    siteInfo.SiteName = item["SiteName"].ToString();
    siteInfo.Total = (int)item["Total"];

    siteInfoList.Add(siteInfo);
}

至此,核心数据就倒腾到泛型集合中,接下来借助 Linq 就可以玩各种花样了。

 

 

近期想对自己的项目增加自动编译并生成nuget包,网上资料不少。但总还有迷糊的时候。首先:此解决方案包含多种版本的项目,如:有编译必须是x86平台,以及还有传统的.net foramework项目,以及多版本的.net core项目等。找到通用的解决方案还是用了不少的时间。本文章就对此做下自我总结。望对同仁有所帮助。

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1.1 不同平台的编译怎么办

      .net可以将dll(或者说是项目)编译成x86、x64、anycpu 等至少三种平台代码。但如果用dotnet build生成项目时,默认是anycpu,需要通过platform参数来执行平台。可是,如果你一个解决方法中即有x86项目、又有anycpu项目可怎么是好呢。解决办法:创建两个sln文件,一个用x86平台的编译,一个用于anycpu平台的编译。

1.2 传统.net framework项目,怎么用dotnet 进行编译

这个问题其实最终的解决办法也很简易,就是将.net framework项目直接迁移成dotnet 可编译的项目。步骤以一个.net 4.6.1项目为例:

  • 传统的.net framework项目

  • 卸载此项目,并编辑.csproj文件

当前步骤编辑好的.csproj文件如下:

<Project Sdk="Microsoft.NET.Sdk">

  <PropertyGroup>
    <TargetFramework>net461</TargetFramework>
  </PropertyGroup> 

</Project>
  • 移除Properites中的assemblyInfo文件

因为dotnet 会自动创建assemblyInfo相关的信息文件,如果要自定义,可以找到相关资料进行限制

注意,少了assemblyinfo.cs文件。

  • 还原相关引用

生成项目,根据提示引用相关类型,默认调整后的是 类库 文件,如果需要变成 应用执行程序,可以自己修正即可。

  • 生成并运行

在还原好依赖项,以及调整好输出类型后,即可完成 项目的迁移。最终的项目结果:

以及最终生成的csproj文件:

<Project Sdk="Microsoft.NET.Sdk">

  <PropertyGroup>
    <TargetFramework>net461</TargetFramework>
    <ApplicationIcon />
    <OutputType>Exe</OutputType>
    <StartupObject />
  </PropertyGroup>

  <ItemGroup>
    <ProjectReference Include="..\..\src\SAM.Configuration\SAM.Configuration.csproj" />
    <ProjectReference Include="..\..\src\SAM.Framework\SAM.Framework.csproj" />
  </ItemGroup> 

</Project>
  • 多版本的支持

     如果你需要的项目即能在.net40,.net461, .net core2.0上运行,那就需要做到多版本兼容。方式即为简单,需要将TargetFramework改为TargetFrameworks,然后多版本用分号隔开即可:

<TargetFrameworks>net461;net40;netcoreapp2.0</TargetFrameworks>

二、统一实现

在解决了上述三个主要问题之后,实现自动编译和出包就很简单。我们可以写一个ps1文件来实现,也就是powershell脚本,整体代码如下:

#定义全局变量

$destFolder = Get-Location;
$version = "1.0.0.0-alpha";

#编译anycpu的包
$anycpuPath = $destFolder.Path + "\..\SAM.Framework.anycpu.sln";
dotnet pack $anycpuPath --output $destFolder.Path /p:PackageVersion=$version;

#编译x86的包
$anycpuPath = $destFolder.Path + "\..\SAM.Framework.x86.sln";
dotnet pack $anycpuPath --output $destFolder.Path /p:PackageVersion=$version /p:platform=x86;

pause

是不是很简单,几句代码就是实现将所有项目生成nuget包。且还可以分平台实现。核心参数说明:

  • /p:是设置msbuild相关参数的入口,如:包版本(版本在dotnet core上好像此支持三个阶段,如:1.0.0这种,而四阶段没有了),以及平台等。
  • --output:生成的包输出文件夹

此命令还有些不足点,如 anycpu和x86中都编译同一个项目,后者的编译会覆盖前者(感觉可以用nuget包依赖来解决)。

三、后话

     在解决此问题之前,本人也走了不少的弯路。如寻找msbuild与dotnet build的兼容方案,以及如何动态修正sln文件等,但还好最终还是解决解决。回过头来看,其实遇到问题换个角度,打开思维才是最重要的。

 

 

 

上周的某一天,和一位同样是前端技术极度爱好的开发者朋友聊天,他在提出了一个问题,他写的vue程序为什么在dev模式运行良好,而在production模式就直接报错了。这让我感到惊讶,还有这么神奇的事情。今就把这个历险记道给大伙听听,看能从中学习到什么?

一、还原现场

朋友在看到我的惊讶后,分分就把他出错的demo发给了,本地运行,事故现场重现: 

二、排查嫌疑对象

既然现象是必现,要么是自己的代码出了问题,要么就是vue有Bug(心里莫名的偷笑,大伙都懂的)。

2.1 代码文件结构和源码展示


从代码结构看,没有好说的。就是用vue-cli创建的模板开发项目,其保增加了service层而已。经过我多年来的经验,将嫌疑放到了service/index.js和components/HellowWorld.vue两个文件上。

  • service/index.js代码
let item = {};
item.result = 22222;
item.do = callBack => {
  return callBack({ result: this.a.result });
};

export default item;
  • HelloWorld.vue代码(只展示了js代码部分)
import service from "@/service/index"
export default {
  name: 'HelloWorld',
  data () {
    return {
      msg: 'Welcome to Your Vue.js App'
    }
  },
  mounted () {
    service.do(item => {
      this.msg = item.result
    })
  }
}

简要逻辑说明:

  • HelloWorld.vue引用了service/index.js文件
  • service/index.js中定义了do方法,且接受一个callback参数(使用了es6的箭头函数)
  • HelloWorld.vue在mounted方法中调用了do方法,且传入了一个函数表达式(也使用了箭头函数)

2.2 报错位置侦查

通过运行结果对比图,可以看出production模式下的运行是有报错,在达里我们放大他的报错位置:

     看到这里,你是否有想破口大骂的冲动,怎么会this.a.result呢,这代码明显有错误吧。然后我迅速查阅了他给的demo代码,见service/index.js中的do方法,确实是怎么样写的。立刻,我略带鄙视的口吻质问我的那位朋友,你这个几年的代码白写了吧,居然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我直接把这个错误现场图扔给了他。   

     马上,他回了一个更为鄙视的表情,那为什么我的dev模式能正常运行呢。我立即无语且尴尬。因为确实他的dev模式运行是正常的,只有在production模式下才出的问题啊。

2.3 重点分析嫌疑对象

    经过上述的分析和折腾,我们可以初步确定问题点就在service/index.js中do方法中和this上。也就是说在dev模式下这个this.a上是有result这个属性的,而在production模式下this连这个a属性都没有了。

     作为老鸟的我,突然想到,dev模式和production模式都是运行在有sourcemap的的情况下的。这很不利用我们看编译后的代码。于是,我关闭了chrome浏览器的sourcemap功能,两种模式下代码如下:

  • dev模式下的运行代码:

    注意三个红框处的代码,webpack在dev模式下代码文件是没有合并成一个文件的,而是遵行commanJs规范,进行模式化加载的,而他对这个service/index.js这个模式导出时,用的名称正是a。也就是解释了在dev模式下this.a为什么会有效,他的this.a.result有值,则是因为他虽然是单文件模式化加载,但其文件中的js代码还是被bable做了转换,将箭头运算符转换为了es5可执行的代码。所以this.a.result是有值的。

 

  • production模式下的运行代码:

         看这段代码是否有些头大,其实从中我们只需要关心l这个变量的值,经测试发现,他的值不service/index.js中导出的对象,而是浏览器全局对象window。这就是为什么production模式下的代码不能正常运行的问题了。

三、我的推理和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大致推理出webpack在dev模式下是按照commonJs模式将各个文件独立模式化加载和引用,而Build之后,各个文件模块被合并成了一个,且对servcie/index.js进行了直接导出。再中上箭头函数对this指向的处理,就造成了this.a无效了。
     在这个demo中就算把service/index.js中的this指向处理好了,但其值还是会正常显示,原因在于vue组件中的mounted方法中也用到了箭头函数,其this的指向在运行时也会不正确。具体解释如下:

    注意,不要在实例属性或者回调函数中(如 vm.$watch('a', newVal => this.myMethod()))使用箭头函数。因为箭头函数绑定父级上下文,所以 this 不会像预想的一样是 Vue 实例,而且 this.myMethod 是未被定义的。

vue官网说明地址:https://cn.vuejs.org/v2/guide/instance.html

3.1 原因总结

  • this.a为什么可以访问,是因为webpack的dev下编译是单个文件模式化引用导致的
  • vue组件的mounted中用不可使用箭头函数,这个vue的特性,官网可见。
  • 示例代码下载

 

 

这样入门asp.net core 之 静态文件

 

本文章主要说明asp.net core中静态资源处理方案:

一、静态文件服务

首先明确contentRoot和webroot这两个概念

  • contentRoot:web的项目文件夹,其中包含webroot和其他bin等其他文件夹
  • webroot:webroot是站点文件夹,可用url访问的文件夹。默认为:"contentroot/wwwroot"
  • 实现代码如下
    Program中的代码
public static IWebHost BuildWebHost(string[] args) =>
WebHost.CreateDefaultBuilder(args)
    .UseStartup<Startup>()
    .UseKestrel()
    .UseContentRoot(Directory.GetCurrentDirectory()) //设置contentroot
    .UseWebRoot("mywwwroot") //设置webroot
    .UseUrls("http://*:5000") //其他电脑可以用ip地址访问
    .Build();

     StartUp中的代码

public void Configure(IApplicationBuilder app, IHostingEnvironment env)
{
    app.UseStaticFiles();//开启静态文件访问
    //自定义静态文件访问
    app.UseStaticFiles(new StaticFileOptions(){
        FileProvider = new PhysicalFileProvider(Path.Combine(Directory.GetCurrentDirectory(), "mystatic")),
        RequestPath = new PathString("/sam/static")
    });
     //配置mvc
    app.UseMvc(routers=>{
        routers.MapRoute("default", "{controller=Home}/{action=Index}/{id?}");
    });
}

效果图下图:

1.1 目录浏览

实现代码如下:

public void Configure(IApplicationBuilder app, IHostingEnvironment env)
{  
    app.UseDirectoryBrowser(new DirectoryBrowserOptions(){
        FileProvider = new PhysicalFileProvider(Path.Combine(env.ContentRootPath, "Controllers")),
        RequestPath = new PathString("/controller")
    }); 
}

1.2 默认文档

app.UseDefaultFiles方法开启默认访问的配置,配置项用DefaultFilesOption类表示,代码如下:

public void Configure(IApplicationBuilder app, IHostingEnvironment env)
{  
    //默认文件
    DefaultFilesOptions defaultFiles = new DefaultFilesOptions();
    defaultFiles.DefaultFileNames.Clear();
    defaultFiles.DefaultFileNames.Add("myindex.html");
    app.UseDefaultFiles(defaultFiles); 
    
    app.UseStaticFiles(); //开启静态文件访问
}

注意此配置一定要在所有Use之前,否则设置不生效

1.3 UseFileServer

UserFileServer包含了UseStaticFiles, UseDefaultFiles, UserDirectoryBrowser的功能

app.UseFileServer(new FileServerOptions(){
    EnableDefaultFiles, //是否开启默认文档
    EnableDirectoryBrowsing, //是否开启目录浏览
    DefaultFilesOptions, //默认文件设置
    StaticFileOptions, //静态资源访问设置
    DirectoryBrowserOptions, //目录浏览设置
});

二、静态文件授权

静态模块是不对文件进行权限检查的,包含wwwroot下的文件和文件夹。如果相进行权限控制,可以使用action返回一个FileResult来实现:

private string basePath = Common.Uitls.HostingEnvironment.ContentRootPath;
public FileResult Index(int id){
    if(id == 1){
        return new PhysicalFileResult(Path.Combine(basePath, "aufolder","author.html"), "text/html");
    }
    return new PhysicalFileResult(Path.Combine(basePath, "error.html"), "text/html");;
}

三、FileExtensionContentTypeProvider类的使用

此类包含一个将文件扩展名映射到MIME内容类型的集合,代码如下:

FileExtensionContentTypeProvider provider=new FileExtensionContentTypeProvider();
provider.Mappings.Add(".sam", "text/plain");
//自定义静态文件访问
app.UseStaticFiles(new StaticFileOptions(){
    FileProvider = new PhysicalFileProvider(Path.Combine(Directory.GetCurrentDirectory(), "mystatic")),
    RequestPath = new PathString("/sam/static"),
    ContentTypeProvider = provider
});
  • FileExtensionContentTypeProvider类与UseStaticFiles关联使用
  • 扩展名以 "." 开头。
  • 运行结果如下:
  •                                                   
  •                                                                                         
  • 这样入门asp.net core,如何

     

    本文章主要说明asp.net core的创建和简单使用。

    一、使用到的命令

    • dotnet new :创建项目(解决方案,类库,单元测试等),如:dotnet new web
    • dotnet add package 添加一个nuget的引用
    • dotnet test:运行测试
    • dotnet build:编译项目
    • dotnet sln add:将项目添加到解决方案
    • dotnet add reference:对此项目添加项目引用

    二、建立空项目

    • 在测试目录下运行 dotnet new web -n baseWeb,创建web项目,结果如下图所示:
    • 运行 dotnet run,即可运行此项目,此命令内部会执行dotnet build命令编译项目,然后运行,结果如下:

    • 说明:此命令是在sln(解决方案)文件所在目录运行的,所以增加了-p参数,用于指定启动指定的项目。

    三、引入mvc

    • 由于我们创建是一个空web项目,是没有mvc相关依赖包的,所以首先需要运行dotnet add package Microsoft.AspNet.Mvc 进行依赖包的安装
    • 然后在StartUp类的ConfigureServices方法中添加如下代码:
    public void ConfigureServices(IServiceCollection service){
        service.AddMvc();
        service.AddRouting();
    }

    上述添加此添加了Mvc,也添加了路由

    • 配置路由,还是在StartUp类中,其方法为Configure添加如下代码:
    public void Configure(IApplicationBuilder app, IHostingEnvironment env)
    {
        if (env.IsDevelopment())
        {
            app.UseDeveloperExceptionPage();
        }
        
        //添加的代码
        app.UseMvc(routers=>{
            routers.MapRoute("default", "{controller=Home}/{action=Index}/{id?}");
        });
    
        app.Run(async (context) =>
        {
            await context.Response.WriteAsync("Hello World!");
        });
    }
    • 对controller和view的创建
      在创建controller时,没有找到完全好的 命令创建方法,所以使用的是手动创建文件,然后继承Controller类实现;而view是可以通过dotnet new pa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专题导读
上一篇:
ASP.NETMVC+Bootstrap个人博客之修复UEditor编辑时Bug(四)发布时间:2022-07-10
下一篇:
asp.net三层架构的优缺点发布时间:2022-07-10
热门推荐
热门话题
阅读排行榜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39-2527-9053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创智工业园
电邮:jeky_zhao#qq.com
移动电话:139-2527-9053

Powered by 互联科技 X3.4© 2001-2213 极客世界.|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