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时间:8:00-16:00
迪恩网络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迪恩网络微信公众号
由于最近入职,公司安排自由学习,于是有时间将Effective Objective-C 2.0一书学习了一遍。由于个人知识面较窄,对于书中有些内容无法理解透彻,现将所学所理解内容做一遍梳理,将个人认为常用且重要的知识记录下来,以供日后参考。 1.在类的头文件中尽量少引入其他头文件 将头文件引入的时机尽量延后,在确有需要的时才引入(比如.m文件中)。因为头文件中引入其他类头文件,会增加编译时间(可能是现在运行硬件比较好,所以对此点没啥感觉)。在头文件中若要使用其他类,则用"向前声明"-->@class + 类名。 2.多用类型常量,少用#define预处理指令 因为用预处理指令定义出来的常量不含类型信息,编译器只会进行查找替换,即使有人重新定义了常量值,编译器也不会产生警告。建议使用方法如下 //将#define #define ANIMATION_DURATION 0.3 //用此句代码表示 static const NSTimeInterval kAnimationDuration = 0.3; 这样不仅可以知道常量类型 还可以将数据局限于本类文件中使用 3.用枚举表示状态、选项、状态码 初级编写代码人员可能直接写出枚举,编写其状态 typedef enum PSPConnectionState{ PSPConnectionStateDisconnected = 1, PSPConnectionStateConnecting, PSPConnectionStateConnected, }PSPConnectionState; 初看好像并无不妥,但如果改变一下编写枚举的方式,写成如下所示 //单选状态枚举 typedef NS_ENUM(NSUInteger, PSPConnectionState){ PSPConnectionStateDisconnected = 1, PSPConnectionStateConnecting, PSPConnectionStateConnected, }; //复选状态枚举 typedef NS_OPTIONS(NSUInteger, PSPConnectionState){ PSPConnectionStateDisconnected = 1 << 0, PSPConnectionStateConnecting = 1 << 1, PSPConnectionStateConnected = 1 << 2, }; 这样用NS_ENUM和NS_OPTIONS宏来定义枚举类型,并指明其底层数据类型,除了可以确保枚举是开发者所选的底层数据类型实现出来外,还能够方便其他开发人员查看和使用。另外注意在处理枚举类型时可以尽量使用switch语句,并且不要实现default分支,这样的话,在新加如枚举之后,编译器就会提醒开发者switch语句没有处理所有的枚举。 4.在对象内部尽量直接访问实例变量 直接访问实例变量由于不经过Objective-C的"方法派发"步骤,所以访问速度会比较快,但由于直接访问实例变量不会触发"键值观测"(KVO),因此建议读数据时直接通过实例变量来读,而写入数据的时候,则通过属性来写(点语法)。当然对于惰性加载的属性,需要通过属性来读取数据。 5.理解消息转发机制 消息转发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先征询接受者所属类,看其是否能动态添加方法,以处理当前这个“未知的选择器”,这个叫做“动态方法解析”。第二阶段涉及“完整的消息转发机制”。消息整体转发流程通过下图来表示 这里模拟在动态方法解析中添加方法 下面为代码示例 =======.h文件中========= @interface BQAutoDictionary : NSObject //随意创建的属性 @property (nonatomic, copy) NSString *string;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NSNumber *number;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NSDate *date;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id opaqueObject; @end =======.m文件中========= @interface BQAutoDictionary()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NSMutableDictionary *backingStore; @end @implementation BQAutoDictionary 6.用前缀避免命名空间冲突 由于开发人员文件整合的时候经常出现命名重复的问题,但Objective-C没有命名空间机制。因此避免文件重命名的办法就是:为所有的名称都加上适当的前缀。Apple宣称其保留使用所有“两字母前缀”的权利,所以我们选用的前缀应该是三个字母的! 7.尽量使用不可变对象 属性是read-write,这样出来的类对象都是可变的。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建模的数据未必都需要改变。比如网络服务的数据请求后,我们只是将数据进行展示。当然若希望某属性仅可于对象内部修改,则可在延展中将其属性由readonly扩展为readwrite。示例如下 =====.h文件====== @interface BQAutoDictionary : NSObject @property (nonatomic, readonly) NSString *name; @end =====.m文件====== @interface BQAutoDictionary () @property (nonatomic, readwrite, copy) NSString *name; @end 8.在dealloc方法中只释放引用并解除监听 对象在经历其生命周期后,最终会被系统回收,这时就要执行dealloc方法,因为此时对象已处于回收状态,因此不应在此方法内再做其他事情。只需要在里面释放指向其他对象的引用,并取消原来订阅的“键值观测”(KVO)或NSNotificationCenter等通知!注意对象所拥有的其他非Objective-C对象需要在这里手动释放,如果是手动管理内存,那么在最后还需要调用[super dealloc] 9.多用派发队列,少用同步锁 在以前的代码编写中,对于线程安全问题通常采用的做法是直接加线程锁。加线程锁的方法很好不过也有其缺陷,比如说,在极端情况下,同步块回导致死锁,另外其效率也不够高。这里就需要引入一个简单而高效的办法就是使用“串行同步队列”,用法如下 _syncQueue = dispatch_queue_create("PSP", 0); - (NSString *)name{ __block NSString *localName; dispatch_sync(_syncQueue, ^{ localName = _name; }); return localName; } - (void)setName:(NSString *)name{ dispatch_sync(_syncQueue, ^{ _name = name; }); } 当然还有一种更高效的方法用栅栏(barrier),栅栏块必须单独执行,不能与其它块并行(只对并发队列有意义) //并行队列 _syncQueue = dispatch_get_global_queue(DISPATCH_QUEUE_PRIORITY_DEFAULT, 0); //用同步 - (NSString *)name{ __block NSString *localName; dispatch_sync(_syncQueue, ^{ localName = _name; }); return localName; } //利用异步栅栏块 - (void)setName:(NSString *)name{ dispatch_barrier_async(_syncQueue, ^{ _name = name; }); } 10.构建缓存时选用NSCache而非NSDictionary 在进行网络请求是如何缓存,大部分程序员可能是直接使用NSDictionary,其实NSCache类更好,它是Foundation框架专为处理这种任务而设计的NScache胜过NSDicitionary之处在于,当系统资源将要耗尽时,它可以自动删除缓存。如果采用普通的字典,那么就需要自己编写挂钩(我也不懂啥意思)。此外NSCache还会先行删除“最久未使用的”对象。另外还有个类叫做NSPurgeableData(NSMutableData子类),和NSCache搭配起来使用效果很好。具体使用方法可以自行百度! 以上便是个人觉得需要整理的知识,若其中有什么错误之处,请大家指出,谢谢!
|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