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时间:8:00-16:00
迪恩网络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迪恩网络微信公众号
Swift与LLVM-Clang原理与示例 LLVM 学习
从 简单汇编基础 到 Swift 不简单的 a + 1 作为iOS开发,程序崩溃犹如家常便饭,秉着没有崩溃也要制造崩溃的原则
但学艺不精的经常有这样的困扰,每次崩溃都定位到一堆。类似
初识汇编虽然不知道
至于q,不管 q不q 的,哎 汇编语言汇编语言:(assembly language) 是一种用于 电子计算机、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或其他可编程器件的低级语言 - 简单来说,平时写的代码都是 汇编语言是 每一个 CPU的机器指令不同,所以对应的汇编语言也不同。 寄存器为什么需要了解寄存器? 因为汇编语言 的数据存储 与寄存器和内存 息息相关 一般来说,数据是放在内存中的,CPU 计算的时候就去内存里拿数据,但是
就仿佛
受不了,大妈受得了吗? 所以CPU 自带了一级,二级缓存,相当于大妈让她儿子给送饭
所以CPU 有了寄存器,来存储频繁使用的数据。 寄存器都有自己的名称(如 rax ,rdx等) 说坐在C区21号,店员还不是分分钟把饭塞到嘴里,质问: 所以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所以为什么需要寄存器,因为 内存说到底,寄存器依旧是一个暂存区,只是一个中间站,真正存储数据,操作数据的还是 以下是内存分布图:
简单介绍一下堆栈
在Linux 下,iterm2 敲下
复制代码 汇编语言因为是iOS开发,所以就只稍微了解了 虽然看起来会枯燥一点,但是理解这些比较常用的寄存器,对汇编代码的理解就会有 之前是门外汉 现在好歹算个
复制代码
常用寄存器AT&T 常用寄存器介绍:
在64位的寄存器 rax中,为了兼容分配了较低的32位,也就是4个字节 给了 eax。基本上,汇编出现的eax 就是 代表rax,eax是 rax 的一部分,其他 部分寄存器同理 %rdi、%rsi、%rdx、%rcx、%r8、%r9: 常作为函数参数 r8,r9 这种32位的表示法,通常在后面加d,如r8d,r9d %rip: 指令指针,存储CPU 即将执行的指令地址
即将执行: 下一条执行 指令地址: 开头的那一串 0x100... 截取2句汇编: 7 -- 0x100000a64 <+20>: movq $0x1, 0x719(%rip) 8 -- 0x100000a6f <+31>: movl %edi, -0x34(%rbp) 复制代码 第7行中的 0x719(%rip) 中的 rip 就是指令指针,即将执行的 地址 就是 第8行 开头的那个地址0x100000a6f 所以这里rip 的地址就是 0x100000a6f,有了rip 的地址 一般来说 0x719(%rip) 就是 0x719 + %rip地址 -0x719(rip) 就是 %rip - 0x719 复制代码 栈相关
常用指令一些比较常见的能理解的指令
那么这个q 是干什么的呢 ?callq ,leaq ,movq 都有q?
复制代码 所以上面那句代码 movq $0x1, 0x719(%rip) 意思是,立即数 1 寻址 (0x719 + %rip),并赋值。将 1 赋值给 (0x719 + 0x100000a6f) 这个地址, 读取寄存器介绍几个 lldb 的常用指令,可以方便查阅 寄存器的值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栈帧帧,在电影中指每一张画面,一种平均单位 栈帧:站着的帧,画面立体了起来,不单单是一个角度,里面包含了很多信息 包含了 每一次
复制代码 都知道,函数的调用是会在 那么一个函数的占用的内存大小,函数的返回地址,就需要保存起来,这就用到了栈帧
因为函数运行完毕 ,在栈上需要释放内存,以及继续执行上一层代码,需要上一层函数的返回地址,在本次函数执行完毕后,恢复父函数的栈帧结构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复制代码 至于信息的保存者? 取决于寄存器的标识 Caller Save 和 Callee Save 当子函数调用的时候,也会用到父函数的寄存器,可能会存在覆盖寄存器的值。
复制代码 例子简单的建立一个 命令行 工程,打开汇编 Always Show Disassembly 用 Swift 写出以下代码
复制代码 程序运行起来,程序断点在 test 函数调用的地方
复制代码 控制台 用 可以看到 test 内部的汇编代码,参考下面的图,说一说理解
复制代码
子函数调用时,调用者与被调用者的栈帧结构
分析
复制代码 一开始,test 函数 就进行了 pushq %rbp 压栈的是父函数 % rbp指向的返回地址, 而此时 test 函数的 %rbp ,相当于是
然后通过 movq %rsp, %rbp 将%rsp 也 指向 %rbp,test 栈帧 的初始位置 因为%rsp 总是指向新的元素,所以在被 一些局部变量等 填充之后,来到了栈顶 函数的调用: 栈帧被创建 -> 填充 -> 销毁 接着 0x100000bf4 <+4>: movq $0x0, -0x8(%rbp) 0x100000bfc <+12>: movq $0x3, -0x8(%rbp) 0x100000c04 <+20>: movq $0x4, -0x8(%rbp) 复制代码 将 立即数 0 ,赋值给 %rbp - 0x8的 8个字节 的内存空间 用于初始化 后面又将 参数3,覆盖,以及计算+1 的值 继续覆盖,这里应该是省略了 +1 的操作 接着 movl $0x4, %eax 前面说过,%rax 通常作为返回值,%eax 是 %rax 的32位表示,将 立即数4赋值给 %eax作为返回值 这里用到了movl 和 %eax,是因为 int类型 占用4个字节,只需要 4个字节即可,所以用到了 %rax 的 较低的 32位 ` 到这里就得到了 test函数的 返回值 4 再来 0x100000c11 <+33>: popq %rbp 0x100000c12 <+34>: retq 复制代码 前有 push ,后就有pop,将test 中的寄存器 %rbp 从栈中弹出,恢复调用前的 rbp,而 retq 等价于 popq %rip,前面说过rip 代表着 下一条指令 将%rip 指令指针,从新指回 test 函数调用后的 下一条 指令,这样程序就可以继续运行了 此时的 内存分布
到底为止,就简单的理解了 test 函数 a + 1的 汇编过程 缘起在 C/C++ 程序中,函数调用是十分常见的操作。这一操作的底层原理是怎样的?编译器帮做了哪些操作?CPU 中各寄存器及内存堆栈在函数调用时是如何被使用的?栈帧的创建和恢复是如何完成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本文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通用寄存器使用惯例函数调用时,在硬件层面需要关注的通常是cpu 的通用寄存器。在所有 cpu 体系架构中,每个寄存器通常都是有建议的使用方法的,而编译器也通常依照CPU架构的建议来使用这些寄存器,因而可以认为这些建议是强制性的。 对于 x86-64 架构,共有16个64位通用寄存器,各寄存器及用途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中,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这里还要区分一下 “Caller Save” 和 ”Callee Save” 寄存器,即寄存器的值是由”调用者保存“ 还是由 ”被调用者保存“。当产生函数调用时,子函数内通常也会使用到通用寄存器,那么这些寄存器中之前保存的调用者(父函数)的值就会被覆盖。为了避免数据覆盖而导致从子函数返回时寄存器中的数据不可恢复,CPU 体系结构中就规定了通用寄存器的保存方式。 如果一个寄存器被标识为”Caller Save”, 那么在进行子函数调用前,就需要由调用者提前保存好这些寄存器的值,保存方法通常是把寄存器的值压入堆栈中,调用者保存完成后,在被调用者(子函数)中就可以随意覆盖这些寄存器的值了。如果一个寄存被标识为“Callee Save”,那么在函数调用时,调用者就不必保存这些寄存器的值而直接进行子函数调用,进入子函数后,子函数在覆盖这些寄存器之前,需要先保存这些寄存器的值,即这些寄存器的值是由被调用者来保存和恢复的。 函数的调用子函数调用时,调用者与被调用者的栈帧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子函数调用时,执行的操作有:父函数将调用参数从后向前压栈 -> 将返回地址压栈保存 -> 跳转到子函数起始地址执行 -> 子函数将父函数栈帧起始地址(%rpb) 压栈 -> 将 %rbp 的值设置为当前 %rsp 的值,即将 %rbp 指向子函数栈帧的起始地址。 上述过程中,保存返回地址和跳转到子函数处执行由 call 一条指令完成,在call 指令执行完成时,已经进入了子程序中,因而将上一栈帧%rbp 压栈的操作,需要由子程序来完成。函数调用时在汇编层面的指令序列如下:
父函数中进行参数压栈时,顺序是从后向前进行的。但是,这一行为并不是固定的,是依赖于编译器的具体实现的,在gcc 中,使用的是从后向前的压栈方式,这种方式便于支持类似于 printf(“%d, %d”, i, j) 这样的使用变长参数的函数调用。 函数的返回函数返回时,只需要得到函数的返回值(保存在 %rax 中),之后就需要将栈的结构恢复到函数调用之差的状态,并跳转到父函数的返回地址处继续执行。由于函数调用时已经保存了返回地址和父函数栈帧的起始地址,要恢复到子函数调用之前的父栈帧,只需要执行以下两条指令:
可以看出,调用 leave 后,%rsp 指向的正好是返回地址,x86-64 提供的 ret 指令,其作用就是从当前 %rsp 指向的位置(即栈顶)弹出数据,并跳转到此数据代表的地址处,在leave 执行后,%rsp 指向的正好是返回地址,因而 ret 的作用就是把 %rsp 上移一个位置,并跳转到返回地址执行。可以看出,leave 指令用于恢复父函数的栈帧,ret 用于跳转到返回地址处,leave 和ret 配合共同完成了子函数的返回。当执行完成 ret 后,%rsp 指向的是父栈帧的结尾处,父栈帧尾部存储的调用参数由编译器自动释放。 函数调用示例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函数调用原理,可以使用一个程序示例来观察函数的调用和返回。程序如下:
在main 函数中,首先进行了一个 k=i+j 的加法,这是为了观察 Caller Save 效果。因为加法会用到 %rax,add 函数的返回值也会使用 %rax。由于 %rax 是 Caller Save 寄存器,在调用 add 子函数之前,程序应该先保存 %rax 的值。 add 函数使用了 8 个参数,这是为了观察当函数参数多于6个时程序的行为,前6个参数会保存到寄存器中,多于6个的参数会保存到堆栈中。但是,由于在子程序中可能会取参数的地址,保存在寄存器中的前6个参数是没有内存地址的,因而可以猜测,保存在寄存器中的前6个参数,在子程序中也会被压入到堆栈中,这样才能取到这6个参数的内存地址。上面程序生成的和子函数调用相关的汇编程序如下:
首先看 main 函数的前三条汇编语句:
之后,main 函数中就进行了 k=i+j 的加法和 add 参数的处理:
add 函数的返回值会保存在 %eax 中,即 %eax 一定会被子函数 add 覆盖,而现在 %eax 中保存的是 k 的值。在 C 程序中可以看到,在调用完成 add 后,又使用了 k 的值,因而在调用 add 中覆盖%eax 之前,需要保存 %eax 值,在add 使用完%eax 后,需要恢复 %eax 值(即k 的值),由于 %eax 是 Caller Save的,应该由父函数main保存 %eax 的值,因而上面汇编中有一句 “movl %eax, -12(%rbp)” 就是在调用 add 函数之前来保存 %eax 的值的。 对于8个参数,可以看出,最后两个参数是从后向前压入了栈中,前6个参数全部保存到了对应的参数寄存器中,与本文开始描述的一致。 进入 add 之后的操作如下:
在参数压栈时,看到并未使用 push 之类的指令,也没有调整 %esp 指针的值,而是使用了 -N(%rbp) 这样的指令来使用新的栈空间。这种使用”基地址+偏移量“ 使用栈的方式和直接使用 %esp 指向栈顶的方式其实是一样的。 这里有两个和编译器具体实现相关的问题:一是上面程序中,-8(%rbp) 和 -12(%rbp) 地址并未被使用到,这两个地址之前的地址 -4(%rbp) 和之后的 -16(%rsp) 都被使用到了,这可能是由于编译器具体的实现方式来决定的。另外一个就是如下两条指令:
当add函数返回后,返回结果会存储在%eax 中,%rbp 和 %rsp 会调整为指向 main 的栈帧,之后会执行main 函数中的如下指令:
在调用 add 之前,main 中执行了一条 subq 48, %rsp 这样的指令,原因就在于调用 add 之后,main 中并未调用其他函数,而是执行了两条赋值语句后就直接从main返回了。 main 结尾处的 leave、ret 两条指令会直接覆盖 %rsp 的值从而回到 main 的父栈帧中。如果先调整 main 栈帧的 %rsp 值,之后 leave 再覆盖 %rsp 的值,相当于调整是多余的。因而省略main 中 add返回之后的 %rsp 的调整,而使用 leave 直接覆盖%rsp更为合理。 结语本文从汇编层面介绍了X86-64 架构下函数调用时栈帧的切换原理,了解这些底层细节对于理解程序的运行情况是十分有益的。并且在当前许多程序中,为了实现程序的高效运行,都使用了汇编语言,在了解了函数栈帧切换原理后,对于理解这些汇编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https://hanleylee.com/compile-of-ios-project.html https://mp.weixin.qq.com/s/FSlJKnC0y51nsLDp1B3tXg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339191 https://juejin.cn/post/6844903970993864711
|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