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公众号

从协方差矩阵的估算领会MATLAB矩阵编程思维

原作者: [db:作者] 来自: [db:来源] 收藏 邀请

从协方差矩阵的估算领会MATLAB矩阵编程思维

摘要:本文以使用一个随机向量的样本数据来估算(我们算的都是估算值)两个随机向量的协方差矩阵为例,分别从基于“逐点”、向量和矩阵三个层次编程实现对协方差矩阵的估算,展示MATLAB矩阵编程的思维和优点。

欢迎指正错误,欢迎交流。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xikeguanyu/articles/5516782.html)。

1. 前言

MATLAB,这个从大学开始接触的软件,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越来越感慨它的便利性,尤其在算法仿真验证上,使用它来编程进行验证,真的很方便。有点打广告的感觉?但真不是打广告的^_^。虽然说在控制硬件方面如实时采集信号等工程应用中使用MATLAB进行编程的比较少,但是其在数据处理和分析、建模上广为应用,再者它很方便有效且容易入门,因此学习用来做仿真、验证是很有必要的。

算法的验证,往往会涉及到数据,数据即证据,算法的可行性需要证据来验证!算法往往是一些公式、步骤,可能是连续的符号,而计算机处理数据必须是离散时间的,因此编程来验证时,自然涉及到对于数据的组织即数据结构的问题。对于很多问题,我们或许已经感受到,使用矩阵或向量来描述,分析处理会更加简洁方便。

MATLAB是以矩阵数值计算为特长的软件,在矩阵运算上真的很有效。有见到网友说,以矩阵思维编程,在MATLAB上可以达到高的运行速度,然后推荐使用矩阵编程而不是“for 循环”。

有见到某程序语言书籍上说,“程序 = 数据结构 + 算法”,学习中一些算法的验证,使用MATLAB进行编程来验证,作者再次体会到了这一说法。

 

本文通过举例说明MATLAB的矩阵编程思维及编程中的数据结构设计,分别从基于“逐点”、向量和矩阵三个层次编程实现对协方差矩阵的估算,向大家展示MATLAB矩阵编程的思维和优点。希望对大家有所收获和启示,若能让你喜欢上MATLAB,甚至激发其他兴趣,那将是对本文最大的鼓励和本文的一种重要价值体现。欢迎指正错误,欢迎交流。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1. 问题

给定M维随机向量(或M元随机变量)的观测值X,X为M*N的矩阵,即有N个观测值(每个观测值是一个M维的列向量,再具体,该列向量中的每个元素分别对应M维随机向量中的随机变量)。使用MATLAB估算M维随机向量(或M元随机变量)的协方差矩阵Cov。

2. 原理与方法

2.1 协方差的概念和意义

随机变量X1、X2间的协方差记为Cov(X1, X2)定义如下:

Cov(X, Y) = E[(X- E(X)(Y – E(Y)))]                  (1)

其中E(*)表示数学期望。

协方差来自于概率论,反映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线性相关)。(目前个人理解为正负)注意,从式(1)中,可以认为,只要X与Y同时比各自的均值大,即X增大时Y也增大,即相对于各自的均值的变化方向相同,则X、Y的协方差为正值,反之相反则取值为负。两个随机变量的协方差的取值大小与各自的观测值有关,因此其协方差的绝对值的大小并不能反映出其相关程度的高低。考虑到这一点,对协方差做某种归一化处理(也就是“相对”),便可以由归一化的大小反映出相关程度,也就有了后面的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是以比值形式出现的,即“相对”的考查方式,类似与相对/比较的应用很多,比如生活中的比较,商品价格比高低;两辆同方向行驶的车的速度,只有相对速度大了才会更快地拉开距离;误差分析中的相对误差,PCM系统的非均匀量化就是采用了相对误差从而保护了小信号......)

2.2 协方差的计算

公式(1)只是数学公式,使用计算机来估算协方差,需要将数学公式翻译为程序语言,或者至少是“离散时间的数学形式”。

设随机变量X、Y的观测值分别为N个,即X={xi|i=1,2,…,N},Y={yi|i=1,2,…,N}。

则对于X、Y间的协方差Cov估算公式为:

                     

其中mx和my分别表示随机变量X、Y的N个观测值的平均值。即

                         

2.3 多维随机变量(随机向量)间的协方差——协方差矩阵的计算

设X是M维随机列向量,即X = [X1,X2,…,XM]T,则随机向量X的协方差矩阵Cov的估算公式如式(4)所示。

                   

其中,,mi表示第i个随机变量的N个观测值的平均值。计算完后将得到一个M*M的对称矩阵。

2.4 使用MATLAB估算协方差矩阵

编写程序实现对算法的验证,需要将数学公式转化为时间离散化(至于由于计算机的存储器有限,需要幅值离散化,很多情况下尤其在MATLAB的64位double类型数据下基本可以不用考虑)的公式。式(2)、(3)和(4)就是已经离散时间化的公式,然后就可以编程了。以下分别从基于“逐点”、向量和矩阵三个层次编程实现对协方差矩阵的估算,向大家展示MATLAB矩阵编程的思维和优点。

计算M(M≥2)维随机向量的协方差公式,其观测值存储于一个M*N的矩阵X中,即共有N个(随机向量的)观测值(有M个随机变量的观测值,每个随机变量有N个观测值)。计算结果存储在一个M*M的方阵Cov中。

2.4.1基于逐点计算

(1). 计算公式

从式(4)中我们知道,协方差矩阵式一个M*M的对称方阵,因此基于逐点计算,需要两个“for”循环。然后随机变量Xi的观测值使用矩阵索引表示为X(i, k),k=1,2,…,N,即有N个观测值。因此计算公式如式(5)所示。

           

其中mi或mj如式(6)所示。

                                  

用MATLAB语言表示为。

(2). 计算程序

MATLAB计算程序如下:

——————————————————————————————

 1 Cov = zeros(M, M);   % 存储矩阵初始化
 2 for i = 1:M
 3     mi = mean(X(i, :));  % 计算mxi
 4     for j = 1:M
 5         mj = mean(X(j, :));  % 计算mxj
 6         sumt = 0;
 7         for k = 1:N           
 8             xi = X(i, k);  % 取到xi点      
 9             xj = X(j, k);  % 取到xj点          
10             sumt = sumt + (xi - mi)*(xj - mj);  % 完成累加计算  
11             % sumt = sumt + (X(i, k) - mi)*(X(i, k) - mj);  % 建议以上3行直接换为此句       
12         end
13         Cov(i, j) = sumt/(N-1);  % sumt/(N-1)完成一个值的计算 
14     end
15 end

——————————————————————————————

简要分析:从上面程序看,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了3个“for”循环!但循环中间部分即循环体却只有一句,效率不高。

2.4.2基于向量计算

(1). 计算公式

基于向量来计算,这里我很有必要深入叙述一下。再次提醒,协方差反映的是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即对于随机向量而言,反映的是向量各维的数据间的相关性。因此,我们为了计算,取的向量不是随机向量的观测值,而是该随机向量的某一维的所有观测值。即取X(i, :),i=1,2,…,M,是一个N维的行向量。相应的,求均值也是对某一维的N个观测值求平均,而不是按列即对向量的观测值(M维列向量)求平均。因此计算公式如式(7)所示。

细心的同学也可以发现从式(5)可以直接推到式(7)。

                                 

其中mi或mj同式(6)。<a, b>表示向量a,b之间的内积。注意X(i, :)是N维行向量,X(i, :) – mi等价于X(i, :) – mi*ones(1, N),即X(i, :)的每个元素减去mi,这在MATLAB中是允许的。

(2). 计算程序

MATLAB计算程序如下:

——————————————————————————————

1 Cov = zeros(M, M);   % 存储矩阵初始化
2 for i = 1:M
3     mi = mean(X(i, :));  % 计算mxi
4     for j = 1:M
5         mj = mean(X(j, :));  % 计算mxj
6         Cov(i, j) = (X(i, :) - mi) * (X(i, :) - mj)\' ;  % 完成一个值的计算
7     end
8 end

——————————————————————————————

简要分析:从上面程序看,仅使用了2个“for”循环!循环中间部分即循环体虽一句,但执行相当于一个“for”循环,效率大幅提高。程序长度/行数也减小,变得简洁。

2.4.3基于矩阵计算

(1). 计算公式

由于协方差矩阵是对称矩阵(随机变量X和Y间的协方差Cov(X, Y)与顺序无关,即Cov(X, Y) = Cov(Y, X)),考查随机向量各维间的关系,可以列一个M*M的表格来表示要考虑到的协方差Cov(Xi, Xj),如表1所示。

表1 M维随机向量的协方差矩阵(Xi是随机变量)


 

于是结合矩阵运算的规则,得到基于矩阵计算随机向量X的协方差矩阵的公式式(8)所示:

                                    

其中有

                          

repmat和mean均是MATLAB计算函数。repmat(A, m, n)表示把A重复为m*n的矩阵,每个元素都是A。

(2). 计算程序

根据式(9)便可方便地得到MATLAB计算程序如下:

——————————————————————————————

1 Xm = repmat(mean(X, 2), 1, N);
2 % Cov = (X - repmat(mean(X, 2), 1, N)) * (X - repmat(mean(X, 2), 1, N))\'/(N-1); % 略费时间
3 Cov = (X - Xm) * (X - Xm)\'/(N-1);  % 得到协方差矩阵

——————————————————————————————

简要分析:从上面程序看,程序不再有“for”循环! 核心语句只有2行!程序非常简洁。

2.4.4时间消耗分析

为比较三种算法的执行效率,这里使用了时间测量。测量时间使用tic/toc组合。测试条件为50个4维列向量,即X为4*50的矩阵,将三种算法放在一个程序文件中运行。还与MATLAB自带协方差计算函数cov进行了比较,cov在这里使用需要将X进行转置(详见help cov)。

时间消耗如表2所示。注意,表中逐点、向量栏时间包括Cov矩阵的初始化用时。

表2 自写三种计算方式和系统自带函数计算协方差矩阵时间消耗对比(单位:s[秒])

序号

逐点

向量

矩阵

cov函数

1

0.001187

0.001277

0.000582

0.000279

2

0.001197

0.001305

0.000618

0.000868

3

0.001414

0.001264

0.000574

0.000282

平均值

0.001266

0.001282

0.0005913

0.0004763

由表可知,基于“逐点”、向量和矩阵三个层次编程实现对协方差矩阵的估算,其中矩阵方法用时最小,约为其他两种方法的一半,系统自带的cov函数用时最短(应该是使用更底层语言编写、并且已经编译,执行效率更高),约是矩阵法的一半,因此矩阵法耗时最少。另一方面由“逐点”、向量到矩阵法,程序越来越简洁。

 

3. 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看出由“逐点”、向量到矩阵法,程序越来越简洁。执行效率矩阵法最高,耗时约是“逐点法”的一半。

对于多维(多类、多组)同类型数据处理,建议使用矩阵编程,总结了至少有3个优点:

(1)省时;

(2)程序少(敲代码少),于是容易修改、纠错…

(3)便于数据组织。尤其对于多维、多组同类型数据处理,要对数据的不同维分别处理,这样用矩阵存储、组织临时数据将非常方便。如彩色图像处理中对多个彩色图像文件的各个颜色分量处理,这时结合“for”循环很方便。但是以矩阵方式组织数据,要求数据结构(维数/尺寸)相同。

4. 参考资料

1、http://blog.csdn.net/wzwind/article/details/50624398

2、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852004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专题导读
上一篇:
Delphi中Hash表的使用方法发布时间:2022-07-18
下一篇:
Delphi删除目录(二)发布时间:2022-07-18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榜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39-2527-9053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创智工业园
电邮:jeky_zhao#qq.com
移动电话:139-2527-9053

Powered by 互联科技 X3.4© 2001-2213 极客世界.|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