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hell中通过test命令或者中括号[] 可以进行文件测试以及其它类型的测试,例如判断文件是否存在,比较操作是否为真等等。perl作为更强大的文本处理语言,它也有文件测试类表达式,而且和shell的文件测试用的字母符号都类似。
perl中测试文件的属性来源是perl的内置函数stat,它可以获得文件的13项属性。后文会介绍该函数。
测试符
测试符号都是短横线开头,加一个字母。例如,测试文件是否存在-e "a.log" 。在可能产生歧义的情况下,这些测试符可以用括号包围,例如:(-e "a.log") 。
注意,perl主要应用于Unix类系统,而Unix中一切皆文件,所以下表中出现的"文件"如非特地指明,否则它既可表示普通文件,也表示目录,还表示其它类型的文件。
以下是文件大小测试符:
符号 意义
----------------------------------------------
-e 文件是否存在
-z 文件是否存在且为空(对目录而言,永远为假)
-s 文件是否存在且不为空,返回值是文件大小,单位为字节
其中-s 会返回文件的字节数大小。对于真假的判断,通过这个返回值也可以直接判断,大于0表示非空,等于0表示空。
例如:
print "not empty" if "-s /tmp/a.log";
print "empty" unless "! -s /tmp/a.log";
print ((-s "/usr/bin/passwd") + 10); # 返回文件字节数+10
以下是文件类型测试符:
符号 意义(同时检测文件的存在性)
----------------------------------------------
-f 文件是否为普通文件
-d 文件是否为目录文件
-l 文件是否为软链接(字符链接)
-b 文件是否为块设备
-c 文件是否是字符设备文件
-p 文件是否为命名管道
-S 文件是否为socket文件
以下是权限类测试符:
首先区分一下Effective uid和real uid:
- real uid:文件调用者的uid
- effective uid:文件调用最后生效的uid
如未对文件进行特殊设置,real uid和effective uid是一致的。但是如果设置了setuid属性,那么文件在执行的时候会提升为某用户的权限(一般是提升为root),这时候effective uid就是root,而real uid则是文件调用者的uid。
比如longshuai用户读取一个文件,则这个文件的real uid就是longshuai。比如/usr/bin/passwd这个文件设置了setuid,调用这个程序的用户是real uid,最后执行的时候提权为root用户,那么这个程序的effective uid就是root。
一般来说,只会去检测real uid的权限属性。只有极少数文件会设置setuid/setgid/sticky,去检测这类文件的权限的机会就更小了。
符号 意义(同时检测文件的存在性)
----------------------------------------------
-r 文件(对effective uid)是否可读
-w 文件(对effective uid)是否可写
-x 文件(对effective uid)是否可执行
-o 文件(对effective uid)的所有者
-R 文件(对real uid)是否可读
-W 文件(对real uid)是否可写
-X 文件(对real uid)是否可执行
-O 文件(对real uid)的所有者
-u 文件是否设置了setuid (setuid只对可执行普通文件有效)
-g 文件是否设置了setgid (setgid只对普通文件或目录有效)
-k 文件是否设置了sticky (sticky属性只对目录有效)
例如:
print "readable" if -r "/tmp/a.log";
以下是其它测试符:
符号 意义
----------------------------------------------
-e 文件是否存在
-z 文件是否存在且为空(对目录而言,永远为假)
-s 文件是否存在且不为空,返回值是文件大小,单位为字节
-M 最后一次修改(mtime)距离目前的天数
-A 最后一次访问(atime)距离目前的天数
-C 最后一次inode修改(ctime)距离目前的天数
-T 文件看起来像文本文件
-B 文件看起来像二进制文件
-t 文件句柄是否为TTY设备(该测试只对文件句柄有效)
上面-M/-A/-C 会计算天数,它是(小时数/24)来计算的。例如,6小时前修改的文件,它的天数就是0.25天。
上面的-T/-B 是mime类型猜测,perl会根据文件的前几个字节来猜测这个文件,当然,它不一定能猜对,但大多数时候是没什么问题的。
例如:
# 修改文件mtime时间为6小时前
touch -m -t "6 hours ago" /tmp/b.log
如果perl程序内容为:
print (-M "/tmp/b.log");
它的执行结果将输出0.25:
0.250162037037037
以下是文件mime类型猜测。脚本内容如下:
print "text file\n" if -T "$ARGV[0]";
print "Binary file\n" if -B "$ARGV[0]";
执行结果如下:
$ ./19.pl 1.plx
text file
$ ./19.pl /etc
Binary file
$ ./19.pl initramfs-3.10.0-327.el7.x86_64.img
Binary file
$ ./19.pl /bin/ls
Binary file
测试符的陷阱
测试符操作可以省略参数,这时它的操作对象是默认变量$_ 。但是对于-t 测试符来说例外,它的默认操作对象是<STDIN> ,因为它的对象是文件句柄,而非文件名。
例如:
#!/usr/bin/perl
foreach (`ls`){
chomp;
print "$_ is executable\n" if -x;
}
但是省略参数的时候,很容易出错。操作符会把后面任何一个非空格字符(串)当作它的参数。例如,-s 返回的是字节大小,你想让它按kb显示。
print (-s / 1024);
但这时的"-s"会把/ 当作它的测试对象参数,而不是$_ 。所以,省略参数的时候,建议将测试符用括号包围起来:
print ((-s) / 1024);
测试文件多个属性符(1):缓存文件测试信息
如果想要同时测试文件的可读性、可写性:
print "writable and readable\n" if -w "/tmp/a.log" and -r "/tmp/a.log";
但是这不是最佳方式,因为perl每执行一次测试符表达式,都需要对文件执行一次stat函数,但实际上第二次测试执行的stat是多余的,因为一次测试就可以获取到文件的所有属性。
perl中有一个特殊的缓存文件句柄_ (就是一个下划线),它可以最近的缓存文件属性信息。
下面是等价的操作:
print "writable and readable\n" if -w "/tmp/a.log" and -r _;
_ 的缓存周期可以延续,直到测试下一个文件,所以将两次测试分开写也可以。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_ 的时候要确保它缓存的对象正是所需要的文件属性。
print "a.log writable\n" if -w "/tmp/a.log";
print "b.log writable\n" if -w "/tmp/b.log";
print "b.log writable\n" if -r _;
上面第三个语句中_ 缓存的是/tmp/b.log文件的属性。
测试文件多个属性符(2):栈式文件测试
可以将多个测试操作符连在一起写。
- 连写的时候,从右向左依次执行,并按照and逻辑运算符判断真假。也就是说,先测试靠近文件名的操作符
- 对于返回真/假值的测试符,连写的测试符前后顺序不会影响结果
- 对于返回非真/假值的测试符(即-s/-M/-A/-C),连写测试符时应尽量谨慎,最保险的方式是不要连写
例如下面两个语句,它们在最终测试结果上是等价的。第一个语句先测试可写性,再测试可读性,只有两者均为真时if条件才为真。
print "writable and readable\n" if -r -w "/tmp/a.log";
print "writable and readable\n" if -w -r "/tmp/a.log";
但是,返回非真/假值的测试符,需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例如,-s 返回的是文件字节数:
@arr=`ls`;
foreach (@arr){
chomp;
if (-s -f $_ < 512){ # 这里的结果会出乎意料
print "${_}'s size < 512 bytes\n";
}
}
上面的if条件子句等价于(-f $_ and -s _) < 512 ,它会输出小于512字节的普通文件,以及所有非普通文件。因为and是短路的,如果测试的目标$_ 不是一个普通文件,而是一个目录,-f $_ 就会返回假,并结束测试,然后这部分表达式和512做数值比较,假对应的数值是0,它永远会返回真。
所有,对于返回非真/假值的测试符,应该避免测试符连写:
@arr=`ls`;
foreach (@arr){
chomp;
if (-f $_ and -s _ < 512){
print "${_}'s size < 512 bytes\n";
}
}
stat函数和lstat函数
虽然文件测试符有很多,且测试的属性来源都是stat函数,但stat函数返回的信息(共13项属性)比支持的文件测试符还要多。
注:Unix操作系统里有一个stat命令,它也是返回文件的属性信息,和perl的内置stat函数基本类似。
它返回13项属性先后顺序分别是:
my ($dev,$ino,$mode,$nlink,$uid,$gid,$rdev,$size,
$atime,$mtime,$ctime,$blksize,$blocks)
= stat($filename);
属性 意义
---------------------------------------------------
dev :文件所属文件系统的设备ID
inode :文件inode号码
mode :文件类型和文件权限(两者都是数值表示)
nlink :文件硬链接数
uid :文件所有者的uid
gid :文件所属组的gid
rdev :文件的设备ID(只对特殊文件有效,即设备文件)
size :文件大小,单位字节
atime :文件atime的时间戳(从1970-01-01开始计算的秒数)
mtime :文件mtime的时间戳(从1970-01-01开始计算的秒数)
ctime :文件ctime的时间戳(从1970-01-01开始计算的秒数)
blksize :文件所属文件系统的block大小
blocks :文件占用block数量(一般是512字节的块大小,可通过unix的stat -c "%B"获取块的字节)
需要注意的是,$mode返回的是文件类型和文件权限的结合体,且文件权限并非直接的8进制权限值,要计算出Unix系统中直观的权限数值(如0755、0644),需要和0777做位运算。
use 5.010;
$filename=$ARGV[0];
my @arr = ($dev,$ino,$mode,$nlink,$uid,$gid,$rdev,$size,
$atime,$mtime,$ctime,$blksize,$blocks)
= stat($filename);
say '$dev :',$arr[0];
say '$inode :',$arr[1];
say '$mode :',$arr[2];
say '$nlink :',$arr[3];
say '$uid :',$arr[4];
say '$gid :',$arr[5];
say '$rdev :',$arr[6];
say '$size :',$arr[7];
say '$atime :',$arr[8];
say '$mtime :',$arr[9];
say '$ctime :',$arr[10];
say '$blksize :',$arr[11];
say '$blocks :',$arr[12];
常用的位移是2、7、8、9,分别用来获取权限、大小、atime和mtime属性。这几项可以记忆下来,或perldoc -f stat 查看。
返回结果:
$dev :2050
$inode :67326520
$mode :33188
$nlink :1
$uid :0
$gid :0
$rdev :0
$size :12
$atime :1533544992
$mtime :1533426824
$ctime :1533426824
$blksize :4096
$blocks :8
如果要计算文件权限,则:
printf "perm :%04o\n",$mode & 0777; # 将返回0644、0755类型的权限值
也可以直接一点取出某项属性的值:
my $mode = (stat($filename))[2];
以下是stat函数的其它一些注意事项:
- stat函数返回布尔值表示是否成功stat:
- 如果stat成功,则立即设置这些属性变量,并缓存到特殊文件句柄
_
- 如果stat失败,则返回空列表
- 如果stat函数测试的是特殊文件句柄
_ ,它将不会重新测试缓存文件,而是直接返回缓存的属性信息
- 如果省略stat函数的参数,则默认测试
$_
对于软链接文件,stat会追踪到链接的目标。如果不想追踪,则使用lstat函数替代stat。lstat如果测试的目标不是软链接,则返回空列表。
|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