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时间:8:00-16:00
迪恩网络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迪恩网络微信公众号
大熊猫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原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处于优势,成为“活化石”保存到了今天。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它属于剑齿象古生物群,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后来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生存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 每年10月27日“国际熊猫日”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办公室发起设立的节日,倡议国内外社会各界像关爱大熊猫一样,关注和支持其他物种及自然保护工作。 熊猫是如何成为国宝的 据动物奇异志《山海经》:“猛豹似熊而小,毛浅,有光泽,能食蛇,食铜铁,豹或作虎。”,这里的吃蛇还吸铁的“猛豹”,按照《中国古代动物学史》的观点,就是大熊猫。这也是我国对熊猫最早的记载。 一只伪装成熊猫的生物↓↓↓ (黑猫是猫,熊猫是熊) 熊猫常在川西出没,川西人日夜和这种动物生活在一起,它们又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慢慢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世界各国也越来越将熊猫与中国密切联系起来。 我国也就将熊猫作为中国的专有符号向世界进行宣传。而熊猫无论是从珍惜度、造型奇异度还是受欢迎程度上看,都是能担此重任的生物。人们提及熊猫必想起中国,提及中国也多半会想起熊猫。 国宝,就这样诞生了。 仗着自己是国宝就不肯好好睡午觉了 从民国到新中国,熊猫都一直作为我国的形象大使向外赠予输出。民国时期与邦交国之间常有互赠大熊猫的行为,而被西方世界封锁的新中国,更需要大熊猫来改善自己在各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而熊猫所到之地,经常引发一阵一阵的中国热,成为了传播中国形象的文化大使。 野外条件不容乐观 和别的熊一样,熊猫也是杂食性动物,处于于从食肉动物到食草动物的过渡阶段。体型大力量大的熊猫却常常以草、野果子、昆虫、竹鼠等为食,实在是有种反差萌。有科学家认为,“大熊猫具备肉食动物的生理特征却不以肉为主食”,是因为其身体中的“T1R1”的基因失活了,无法感觉肉类的鲜味。 “不知肉味”已经足够可怜了,更让人同情的是它们非常艰苦的野外生存状况。 曾经,熊猫的足迹遍布缅甸、越北和中国东南地区的山间地底,但由于耕作、砍伐等人类扩张和发展行为,熊猫赖以生存的竹林遭到严重破坏。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片竹林消亡,150多只熊猫饿死,余下的熊猫被迫迁徙到山地高处,难以再接近曾经的竹林。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国不再批准熊猫赠予外国/地区,而是改为商业巡展等形式,以保护本就日渐减小的熊猫种群。 1963年,我国开始建设第一座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了今天,我国已有6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受保护的熊猫栖息地面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39万公顷增长到258万公顷,超过一半的熊猫栖息地和野生大熊猫种群被纳入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中。 在人类的努力下,大熊猫的生存状况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已经从1988年的1114只增加到13年底的1864只。 但是气候变化和其他因素仍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毁坏大熊猫的栖息地,威胁熊猫生存。更糟糕的是我国大熊猫栖息地的碎片化,目前大熊猫仅分布在六个山系,共有约30个孤立的小种群,其中18个小种群的大熊猫数量不超过10只。 种群规模受到威胁,大熊猫自己好像也对繁殖的事情不太上心,交配和分娩的成功率一直都很低。 不晓得我的小锅锅在哪里 内外因共同作用,让熊猫这种代言动物的种群数量恢复任重而道远。 但我国还是在尽力想办法拯救熊猫的数量。今天,我国已经设置了大量熊猫人工繁育基地,在四川各地如成都、卧龙等分头繁育熊猫。基地人员设法通过现代化的接生和喂养方法,强化熊猫的繁殖能力,并通过野化训练的方式,让熊猫最终能够重归自然。 大熊猫是中国独有的动物,在世界的其他任何处所都没有大熊猫!它们数量很少,接近灭绝。并且它们有十分壮大的消化能力,能够消化竹纤维素,而其他很多动物是没有这样的能力的。 展览——世界各地 继法国、荷兰、意大利、瑞士、德国、台湾、香港和马来西亚等地的100 多次展览之后,大型装置艺术展「1600 Pandas+」日前首次来到韩国。该企划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与法国艺术家 Paulo Grangeon于2008 年所创立的,旨在利用回收废纸设计不同大小的熊猫装置,呼吁全球民众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在近十年的宣传和推广之后,我们信息的发现全球野生大熊猫数量增长了17%,不过总数量依旧只有1,864 只。据悉此次在韩国的展览将会涵盖当地最为知名的景点和地表性建筑,继续唤醒民众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
2023-10-27
2022-08-15
2022-08-17
2022-09-23
2022-08-13